为进一步加强事业单位监督管理,促进公益事业健康发展,东营市利津县委编办坚持主动作为、靠前服务,以规范管理与服务升级为双轮驱动,构建法人年报公示、信用等级评价管理、数智赋能管编三维体系,激活事业单位监管“新引擎”,促进事业单位规范履职、健康发展。
一、年报公示“全链跟踪”,拧紧监管闭环发条。制定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标准化填报指南与流程图,建立“年报前提醒—逾期预警—滞后督办”三级响应机制,实行办理时限承诺制和“容缺受理”,安排专人进行“一对一、点对点”指导。构建“双审三核”质量管控体系,实行举办单位初审+登记机关复审双把关,建立“宗旨合规性、数据一致性、表述规范性”三维度审查清单,推动全县217家事业单位实现年度报告“零逾期、零错漏”。
二、信用评价“分级赋能”,织密责任落实网格。创新开展“信用分级分类+双随机”融合监管,联合发改、财政、人社等10余部门开展事业单位法人信用等级评价,建立健全事业单位法人信用档案。将评星定级情况与“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有效衔接,对信用等级低的提高随机抽查比例和频次,采取暂停办理相关法人业务、限制其机构编制调整等惩戒措施,形成“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约束机制,倒逼事业单位规范运行。
三、数智研判“一体转型”,提升管编治编水平。研发集监测预警、数据分析等多项功能为一体的“机构编制综合研判分析平台”。建立“实名制+事业单位监管”工作机制,开展数据监督检查,以“定期数据核查+自查自纠+数据信息校验”三维模式,针对“亮红灯”的机构进行重点监管、跟踪调度,修改人员预警信息30余项,严肃机构编制工作纪律。加强数据分析运用,围绕全县重点工作,可视化分析单位学历结构、专业适配性等情况,一键生成机构编制“体检报告”,为科学配置资源、提升服务效能、夯实改革基础提供科学数据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