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市利津县委编办深化“优编强才”改革 助力人才引育提质增效
发布时间:2024年12月06日 提交人:管理员

为进一步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东营市利津县委编办积极发挥机构编制资源在人才强县中的支点作用,扎实推进“优编强才”,着力在健全体制机制、完善用编保障和创优良好环境上精准发力,助力人才事业高质量发展,服务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一、健全体制机制,夯实人才“工作堡垒”。完善党管人才领导体制,成立县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专设人才工作科室,明确18个部门单位内设机构和工作职责,形成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职能部门各司其职的人才工作格局。组建人才引进净增计划工作专班,擦亮“智汇津城”人才品牌,连续三年实现青年人才净流入,获评“青年人才首选山东20大潜力城市”称号。探索建立人才工作履职成效评估机制,综合运用调研评估、跟踪问效、职能运行监管等手段,动态掌握部门人才工作的履职情况、内部机构运行情况及各部门协同配合情况,督促部门拧紧责任链条,提升人才服务效能。

二、完善用编保障,激活人才“源头活水”。充分发挥“以编引才”磁吸效应,建立机动编制动态管理使用制度,保障新质生产力、特色产业等领域用编需求,通过实施“凤凰城引才计划”、“政聘企用”培养等模式,先后引进科技创新青年人才、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专业人才370余名,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输送“源头活水”。构建“2+N”平台载体,设立利津高分子材料研究院、黄河口滩羊产业技术研究院2大平台,培养集聚新材料领域、肉羊繁育领域顶尖科研人才70余人;建成市级及以上平台81个,为各类人才干事创业搭建广阔舞台,实现“以才引才”“平台聚才”。实施柔性引才“借脑”工程,推动县内重点企业与高校院所合作,打造离岸创新机构3家,柔性引进12名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人才,实现高层次人才工作生活在外地、创新创业在利津。

三、创优良好环境,涵养人才“发展生态”。立足职能定位,加强与组织、人社部门协调配合,研究制定“人才津政”3.0版,针对科技、教育、卫生领域出台专项人才招引政策,从人才培养、政策激励、服务管理等方面强化政策支撑。畅通高层次人才入编“绿色通道”,实行人员编制备案“特事特办、随申随办、限时办结”,提高人才服务效率。建立“一站式”人才服务站,配备人才服务专员,为人才在配偶安置、落户安居、子女就医教育等方面提供全周期全链条“专属”服务,塑优“近悦远来”人才发展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