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市垦利区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积极创新实践,通过“制度+指标”“线上+线下”“常规+专项”“监管+考核”监管新模式,全面优化机关职能运行监管工作,促进各部门依法依规履职尽责,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一、立足“三定”规定,优化完善“制度+指标”监管体系。一是加强顶层设计,配套完善制度。制定职能运行监管办法和实施细则,明确监管以部门“三定”规定为依据,以区委、区政府重要部署安排及重点任务完成情况为重点,采取日常监管、履职评估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为职能运行监管工作的开展提供了遵循。二是细化监管目标,突出监管重点。科学设置部门履职监管指标评价体系,建立可量化的“核心+”履职监管指标,其中一级指标6个,二级指标22个,三级指标35个。通过设置履职全面度、履职时效度、履职成效度和协同配合度等指标实现监管数据整理和归集,及时了解掌握部门履职有效信息,实现对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监管目标的精准定位,提高机关职能运行监管的精准性和有效性。
二、立足协同高效,创新探索“线上+线下”监管新路径。一是注重整体智治,创新搭建智慧监管新平台。突出数字化思维、智慧化手段,运用“编智垦利”平台在全市率先建立机关职能运行线上监管机制,以平台为载体,以群众满意度为指标对部门进行赋分评价,通过系统分析了解部门单位的履职能力和工作效能,提升监管效率和公正性。二是注重数据整合,加强监管协同形成新合力。通过整合利用山东政务服务平台以及区长公开电话、民生热线、信访等平台,收集、整理和分析平台累计受理各类群众诉求数量、办件数量、办结率、群众满意度等数据,对群众反响强烈的,如履职尽责不到位、工作态度不端正、问题重复出现频率高的部门,列入监管异常名录清单,通过加大监管力度,提高监管频次等方式,实行重点监管。
三、立足务实管用,切实增强“常规+专项”监管力度。一是聚焦主责主业,实现全区职能运行监管全面覆盖。注重监管的全面性,将全区48个部门单位全部纳入监管范围,主要通过日常调度、工作台账、机关自评、察访核验、个别访谈、社会调查等方式,了解部门履职中存在的深层次问题,确保部门主责主业职责履行到位、职能充分发挥、高效有序运行。二是聚焦重点工作,率先在全市开展权责清单应用执行情况专项评估。会同区司法局、区行政审批局,成立监督评估工作组,对工信、发改等11个部门1300余项权责清单事项进行专项评估,召开座谈会12次,收集调查问卷265份,全面了解部门工作开展和职责履行情况,梳理形成问题整改清单13项,实行分类整改落实,推动其依法依规高效履职。
四、立足提升效力,用好“监管+考核”指挥棒作用。一是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以考促干激活力。将机关职能运行监管结果与全区高质量发展综合考核相衔接,作为主要职能运行成效指标,纳入考核体系,聚焦保障重点、规范履职、服务基层等科学界定评价内容,健全完善考核指标体系,切实提升考核质效。二是加强结果运用,提升编制资源使用效益。将职能运行评价结果作为机构设置、职能配置、编制调整等工作的重要依据,结合职能运行评价结果,研究各部门单位编制资源使用建议,对重点领域、力量薄弱的部门单位在机构编制资源上给予适当倾斜,为教育卫生等重点领域引进各类人才200余名,提升编制资源的使用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