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市东营区委编办巧用“三字诀”当好“三角色”助推基层减负增效
发布时间:2024年11月13日 提交人:管理员

东营区委编办坚持系统谋划、靶向发力,巧用“三字诀”、当好“三角色”,科学调整“属地管理”事项清单,进一步明晰区镇(街道)职责,有效破解基层“小马拉大车”、权责不匹配等难题。

一、在“准”上下功夫,当好沟通“业务员”,系统推进调研攻关。近年来,结合区镇(街道)两级实际,已先后印发三批《“属地管理”事项主体责任和配合责任清单》,逐项明确了市场监管、农业农村等12类66个事项的职责分工。编制基层党建、城乡建设、经济发展、综合执法等7类177项镇街职责任务清单,逐项明确了承办机构、责任人、咨询电话等相关信息。为进一步明晰区镇(街道)职责,东营区委编办深入镇(街道)和区直部门调研摸底,了解清单任务落实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研究解决方案,组织镇街进一步梳理完善属地管理事项,提出增加或调整的意见建议。

二、在“实”上出硬招,当好职责“调解员”,科学调整事项清单。在三批《“属地管理”事项主体责任和配合责任清单》的基础上,综合各镇(街道)和区直部门意见建议,根据“属地管理”事项清单动态管理有关要求,东营区委编办印发了《关于调整<东营区“属地管理”事项主体责任和配合责任清单>的通知》,其中因法律法规新立、修订、废止等调整4项,新增3项。重点对养老机构综合监管和工业生产、建筑施工、交通运输、社会生活噪音扰民行为的监管执法职责细化明确,确保清单事项清楚明了、工作责任划分明确。同时,对基层治理迫切需要且能有效承接的应急、环保等执法事项进行下放,提升镇街执法能力和水平。

三、在“用”上求实效,当好政策“解读员”,推动机制落实落细。召开规范“属地管理”工作培训会议,对部门职责任务清单、权责清单、职责边界清单、“属地管理”事项清单等进行讲解和指导,有效推动了规范“属地管理”工作与政务服务、社会治理等工作相衔接。推动“乡呼县应,上下联动”工作机制落细落实,实现“属地管理”清单事项、职责任务、工作力量与社会治理网格“四融合”。以制度保规范,制定规范“属地管理”的六项配套制度,健全完善清单外事项准入机制,严禁部门以“属地管理”为名向基层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