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市东营区委编办“优编强教”助推教育满意之区建设
发布时间:2024年09月26日 提交人:管理员

东营区委编办为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通过强机制、优资源、重考评三部曲实施“优编强教”,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助推“教育满意之区”建设。

一、强化体制保障,夯实强教之基。一是完善教育系统党的领导体制机制建设。成立区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牵头负责推进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组织实施。建立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为办学规模大、党员人数多的学校配备党组织专职副书记。二是深入推进教师“区管校聘”管理改革。充分保障中小学校用人自主权,在核定教师编制总数和专业技术岗位总量的情况下,将全区教师编制管理和专业技术岗位的权限划归到教育部门统一管理,让教师由“学校人”变为“系统人”。三是深化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制度。各学段周期内符合条件的校长交流比例不低于15%,教育集团学校之间教师每学年交流轮岗的比例不低于符合交流条件教师总数的10%,其中骨干教师不低于交流轮岗教师总数的30%。

二、优化资源配置,把准强教之要。一是优化机构设置。按照城乡统筹、油地融合的思路,撤并整合乡村学校13所,组建城区学校11所,撤并胜利物探小学、胜利七中等生源萎缩学校5所,新组建石大附中等学校4所,实现了教育资源配置最优化、使用效益最大化。二是优化编制配置。统筹全区上下、系统内外的编制资源向教育倾斜,通过精简事业机构、整合内部资源等途径,深挖全区编制资源潜力,优先用于教育事业发展。近年来,统筹调剂区级180余名事业编制,用于补充中小学教职工编制缺口,确保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全面达标。三是优化人员配置。优先保障教育用人需求,近三年,累计批准教育用编进人计划440余名,为全区幼儿园累计招聘幼儿教师近700名,有效缓解了入园高峰带来的压力。

三、注重监管评价,提升强教之效。一是摸清实情,对症下药。开展中小学编制管理使用和教师需求情况调研,全面了解掌握学校布局、生源变化、编制和人员配备及教师工作量等情况。针对生源增加与教师短缺的突出矛盾,通过内部挖潜和向上争取的方式补足中小学教师编制缺口。二是专项监督,提升质效。开展中小学教职工编制管理专项检查,对违规占用中小学编制、违规抽调借用中小学教职工等问题进行全面检查,提升中小学教职工编制使用效益。三是考评结合、突出实绩。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充分发挥教育主管部门的职能作用,赋予教育主管部门考核自主权,考出各学校实绩。突出职能运行成效评价、综合测评满意度测评、工作创新、表彰奖励等指标,将学校平时考核和年度评价结果作为评先树优的重要依据。